|
馬上注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羅田論壇。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新用戶注冊
x
本帖最后由 廖桂瓊 于 2021-11-6 12:48 編輯
王雅萍,是遨游在文壇藝苑的“一只蝴蝶”,用至情至性的文字書寫著“我的蝴蝶夢”。她是湖北省第十屆文聯委員、湖北省作家協會會員、羅田縣第十屆政協委員、縣文聯主席,深耕“大美羅田”,挖掘鄉(xiāng)土文化;精耕“羅田文聯”,用優(yōu)美的文字和精美的影像講述羅田故事,出版了《我的蝴蝶夢》散文集。她用心呵護,全力托舉,書寫了“小文聯,大舞臺”的華彩篇章,屢獲中國文聯“文藝扶貧奔小康工作示范縣”、湖北省文聯“先進集體”、連年蟬聯黃岡市“先進文聯”稱號。
破繭,“娘家人”的溫度
這些天,羅田知名作家晏晴、周愛嫵、朱清明分別帶著他們的散文集《小喜》《歲月悠悠》和長篇歷史小說《僧兵悲歌》來到縣文聯,向王雅萍主席報喜,感謝她的幫助和支持。
八年前,她調任縣文聯主席。那時的文聯實在是“慘不忍睹”:辦公室一間,大門緊鎖,招牌不見,電話停機,她被大家戲稱為“光桿司令”!肮鈼U司令”沒有牢騷,靜下心來花了一周時間深入各協會調研,一張文聯發(fā)展的藍圖逐漸清晰起來:讓文聯成為文藝家協會的主心骨;把文聯打造成文藝愛好者的娘家;讓全社會都知道文聯是干什么的;打造一塊屬于羅田文聯的金字招牌。經費緊缺,她跑回原單位討要“嫁妝”,大家念叨她的熱情,喜歡她的執(zhí)著,羨慕她的才華,同情她的“貧窮”,慷慨為她送來了電腦、打印機、檔案柜、辦公桌。她多方奔走,辦公室增加到了3間,已經存在20多年的縣文聯第一次掛上了單位門牌,羅田文聯才有了安身之所。她主持的第一次文聯工作會上,一位老文藝家拉著她的手,眼含熱淚地說:“我們如今終于有家了!”文藝家們找到了“娘家”,都把她當成了最貼心的“娘家人”。電話常通、大門常開、茶水常有、笑臉常迎、服務常優(yōu),她的“五!睖嘏恳晃晃乃嚰摇
她編印了文聯通訊錄,組建了文聯QQ群、微信群,時刻尊重、理解、呵護文藝家,用點滴溫暖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作熱情,讓他們有一種“被惦記、被重視、被關注”的歸屬感和幸福感。《大別山文藝》復刊了,“羅田文聯”公眾號亮相了,荊楚“紅色文藝輕騎兵”羅田文聯小分隊成立了,“娘家”的人氣越來越旺了,文學藝術迎來了一個又一個豐收年……
化蝶,“領頭人”的高度
2021年9月17日上午,縣文聯組織召開“清廉羅田”暨文藝界職業(yè)道德和行風建設會議。王雅萍主席向全縣廣大文藝工作者發(fā)出了“修身守正 立心鑄魂”的倡議書,要求全縣文藝工作者要嚴于自律,常懷敬畏之心;要勤于學習,提高認知水平;要悉心創(chuàng)作,堅守藝術理想;要秉持初心,踐行德藝兼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推出一批群眾喜聞樂見的清廉文化精品力作,大力營造以清為美,以廉為榮的社會氛圍和價值取向,為推動羅田高質量發(fā)展提供文化支撐。
王雅萍站位高,是“修身守正,立心鑄魂”的楷模和標桿。抗洪救災,文聯在奮戰(zhàn);脫貧攻堅,文聯在助力;美麗鄉(xiāng)村建設,文聯在鼓勁;鄉(xiāng)村振興,文聯在行動;文旅融合,文聯在添彩。這些年來,她策劃和組織了“千里大別山,美景在羅田”“舌尖上的羅田”等講好羅田故事的主題征文、攝影比賽,舉辦了 “精準扶貧結碩果”“柿柿如意慶豐收”等建國、建黨等重大節(jié)書畫攝影展,參與了紅葉節(jié)、甜柿節(jié)、吊鍋節(jié)、豐收節(jié)、“一節(jié)一會”等多項大型活動,《羅田扶貧文集》《羅田縣脫貧攻堅紀實》《羅田美鄉(xiāng)工程集錦》《鄂東文化羅田?返染牢募懤m(xù)出版。急難險重時刻,王雅萍總是借助文藝的力量為前線鼓勁加油,展現了文藝人的責任擔當。
在抗擊新冠疫情和抗洪救災最困難的時候,她第一時間向文藝界發(fā)出集結號,號召廣大文藝工作者積極投身抗疫斗爭,創(chuàng)作有力度、有溫度的優(yōu)秀文藝作品。文藝家們積極響應,從多元視角切入,創(chuàng)新作品樣式,嘗試新的敘事格局,講好羅田故事,全方位記錄災難面前的社會生活和人們的精神風貌。2020年,縣文聯大年初一就開始了線上辦公,利用微信公眾號推出一抗疫為主題的文學、音樂、美術、攝影作品達34期之多。
一篇題為《緊急呼吁/疫情無情,羅田人切莫大意》的帖子當日點擊過六萬。音樂家協會創(chuàng)作了《白衣使者》《召喚》《守護羅田》《我是湖北人》等7首歌曲。縣攝影家協會組織“最美逆行天使”主題攝影活動,為援助羅田的湖南42名醫(yī)護人員拍攝形象照,有6人受湖北省攝影家協會表彰。
2021年,德爾塔病毒再次來襲,她身先士卒,帶領文聯全體成員深入社區(qū),日夜守護在防疫第一線。王雅萍的抗疫事跡《文藝抗疫 其心可鑒》在《湖北政協》雜志登載。
振翅,“養(yǎng)花人”的厚度
2018年11月,湖北省文聯主席劉醒龍,黨組書記鄧長青相繼來到羅田調研文藝工作。劉醒龍主席盛贊羅田文聯是全省一個標桿,是“網紅文聯”,呈現出一種與眾不同的非?上驳奈乃嚉赓|。鄧長青書記親自率隊帶領國家一級演員陸鳴等參加羅田豐收節(jié),他說:羅田文聯提出的“小文聯·大舞臺”工作經驗得到了國家、省市縣各級領導的肯定,不愧是全國首批湖北唯一的“文藝扶貧奔小康”工作示范縣,為服務地方經濟做出了文藝人特有的貢獻,全省文聯系統(tǒng)要推廣羅田經驗。省市領導不約而同地稱贊羅田文藝繁榮氣象新,隊伍壯,作品多,猶如姹紫嫣紅的百花園,這些成績的取得,有賴于默默奉獻的“養(yǎng)花人”王雅萍。
年過八旬、身患絕癥的羅漢章老人畢生熱愛奇石根雕,一直有個出書的夢想。王雅萍得知此事后,籌措資金8萬元,組織攝影家為他的作品拍照,一本展現大別山風物和巴源文化的精美圖文集《巴源流韻》終于出版。從2013年起,王雅萍為每一個協會爭取到一萬元財政預算,對正規(guī)刊號出版作品的作者獎勵2000元,內刊出版作者獎勵500元,上省刊以上及各類文藝比賽獲獎均有物質精神獎勵。她主持召開新媒體聯誼會,給一群關心支持文藝事業(yè)的人頒發(fā)證書,將他們緊緊團結在一起,為文藝發(fā)展鼓勁出力。
張凱,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頗有名氣的詩人,2017年因患病走失。王雅萍迅速通過文聯微信公眾號發(fā)帖尋人,引得萬人關注,15天后,詩人找到了。此舉感動了卓爾集團董事長閻志,他主動資助詩人出版詩集。王雅萍多次往返武漢、黃州等地查閱當年的報刊雜志,到詩人家中翻箱倒柜,從舊煙紙盒、廢紙片上搜尋詩人的作品。散落在故紙堆中的詩作終于重見天日,《張凱詩文集》由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
得知老作家王松平正在挖掘羅田紅色文化,準備創(chuàng)作紅色題材的文學作品,王雅萍主動上門征求他們的意見,幫助他們解決創(chuàng)作中的實際問題。長篇傳記文學《紅色特工周鎬傳》正式出版,為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獻上了一份厚禮,為羅田文學史再添精彩一筆。
養(yǎng)花人有一雙識珠的慧眼。王雅萍發(fā)現和跟蹤培養(yǎng)了一批基本功扎實、文藝素養(yǎng)深厚的新人,匡斌、葉牡珍已經成為小有名氣的作家。姚赤等青年藝術人才,在王雅萍的呵護下正茁壯成長。
2020年11月,王雅萍又爭取湖北文聯組織文藝專家教授親臨羅田開展“圓夢工程”培訓,為220 名鄉(xiāng)村藝術教師傳經送寶,提升他們的藝術水平和能力。有了“養(yǎng)花人”的精心呵護,羅田文學藝術界好戲連臺,長篇小說創(chuàng)作縣名聲在外,小說創(chuàng)作碩果累累,匡彬加入中國作家協會,張志剛榮一年三次入國展并加入中國書法家協會;羅田文聯微信公眾號榮獲全市十大文藝品牌,一首湖北文聯支持創(chuàng)作的原創(chuàng)扶貧歌曲《羅田美在我心田》唱響鄂東南……
翱翔,“政協人”的亮度
借助政協力量,發(fā)揮委員作用,為羅田文藝發(fā)展獻計出力,為羅田科學跨越發(fā)展凝聚正能量。王雅萍充分發(fā)揮文聯“聯”的紐帶作用,廣泛聯系羅田籍在外的文學藝術名流和專家教授,為家鄉(xiāng)發(fā)展建設建言獻策。她用心講好大美羅田、文化羅田、舌尖上的羅田、羅田名人、羅田文藝人才和羅田籍藝術家的故事,多方位多角度、圖文并茂宣傳羅田的山水詩畫、人文歷史和社會發(fā)展成果。
她深入基層,調研了羅田歷史名人生平事跡,提交了關于《做活歷史名人文章,打造特色文化之鄉(xiāng)》的提案,為提升我縣文化軟實力建言獻策;《關于加強公共衛(wèi)生服務體系建設的建議》《關于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之我見》《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圍繞羅田故事做文章》等提案和建議,助推了我縣精神文明建設,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果。王雅萍發(fā)揮文藝界政協委員橋梁紐帶作用,讓文藝服務人民大眾。
2017年,她召喚了一批30年前從鄂東走向全國的知名作家詩人聚集在青苔關,舉行了“青春˙故鄉(xiāng)”詩歌筆會,引領他們多為故鄉(xiāng)代言。2018年正月,她利用名人春節(jié)回鄉(xiāng)的機會,舉辦了一場140多人參加的“《潘渙龍詩集》首發(fā)式暨新春詩歌朗誦會”。連續(xù)三年為暑假回鄉(xiāng)大學生舉辦了文藝公益大課堂,這些活動,既團結凝集各方力量,以優(yōu)秀的文化團結人,鼓舞人,感染人,提高了文聯工作的質量和品位。
生活中,王雅萍樂善好施,多年堅持看望福利院老人、關愛留守老人,幫助弱勢群體寫文章、募集眾籌、帶頭捐款已成常態(tài),抗疫期間她個人募集捐款就有19300元。
始終以獨特的魅力感召著全國各地文化藝術名人來羅田,厚植羅田文化基因。茅盾文學獎獲得者,原省文聯主席熊召政來了、著名畫家劉文西來了,《長江文藝》《芳草》《長江叢刊》等知名文學期刊的主編們來了,印刻著羅田元素的文藝作品紛紛亮相《人民日報》《新華每日電訊》《湖北日報》等主流媒體和《詩刊》《長江文藝》等文學期刊……
王雅萍正帶著她的團隊,用最亮眼的詩畫、最亮麗的歌喉,展示新羅田,唱響新羅田,講好新羅田故事。
20211106_55541_1636173974489.jpg (92.6 KB, 下載次數: 5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1-6 12:46 上傳
20211106_55541_1636173974560.jpg (435.81 KB, 下載次數: 5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1-6 12:46 上傳
20211106_55541_1636173974682.jpg (697.59 KB, 下載次數: 5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1-6 12:46 上傳
20211106_55541_1636173974745.jpg (304.6 KB, 下載次數: 5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1-6 12:46 上傳
20211106_55541_1636173974829.jpg (230.38 KB, 下載次數: 5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1-6 12:46 上傳
20211106_55541_1636173974909.jpg (188.66 KB, 下載次數: 5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1-6 12:46 上傳
20211106_55541_1636173974955.jpg (214.56 KB, 下載次數: 5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1-6 12:46 上傳
20211106_55541_1636173975017.jpg (544.03 KB, 下載次數: 5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1-6 12:46 上傳
20211106_55541_1636173975111.jpg (580.45 KB, 下載次數: 5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1-6 12:46 上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