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完无码整视频|天天爽夜夜爽视频精品|亚洲最大综合丁香五月天|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亚洲|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在|91av成人日本不卡三区|波多野结衣人妻一区二区在线|国产一区鲁鲁在线视频免费播放

羅田論壇

標題: 廖家明:一位50后的自編簡傳(連載8) [打印本頁]

作者: 激揚文字    時間: 前天 18:21
標題: 廖家明:一位50后的自編簡傳(連載8)
四、民師春秋(1970年3月—1971年2月)

改變我務農命運的是 1970 年 2 月下旬的一天下午。那天是個大晴天,我跟小隊社員一起步行到距家10里路遠的大河埂修河堤;下午收工比較早,到家時太陽還沒有落山。進屋看到堂兄楚齊哥、大隊長梅庭二叔和大隊民辦小學負責人金華細叔三人正在跟母親說什么,落座后才知道大隊民辦小學需要增加一名教師,他們三人是來通知我去大隊小學教書的。后來聽說這事是沾了楚齊哥的光,當時他任九房祠中學負責人,得知小學需要增補老師就推薦了我。這是改變我人生命運的重要一步,雖然當時在全大隊范圍內自己確屬最佳人選,但并非大隊就不能安排別人, 因而每每想起自己能從民師起步一路來到省城,心里就對楚齊哥充滿由衷感激,同時也為當年因條件所限未能為他做些什么以報答他對我的關愛和薦舉而心懷愧意。

九房祠本名敦睦祠,因系由廖氏三房仁敏公下九房祖投資興建,故通稱九房祠,是大別山地區(qū)廖氏宗祠中最氣派的宗祠。該祠由一主兩廂三級構成:進大門是一個約10米見方的門廳,北面是一堵屏風墻,左右各一個單間宿舍,門廳和宿舍上方為木構戲樓;屏風墻背面是一個用花崗石砌成的天井,天井中央有一棵高大茂盛的桂花樹;從天井兩側走廊上兩級臺階就進入祠堂大殿,這里是師生室內活動的主要場所,戲樓演出時師生就坐在這里觀看;再往里并排有兩個小天井,天井北面是祠堂的上殿,此時已被隔成若干單間做教師宿舍。東西兩側廂房是教室,比正殿地面稍低,亦從南向北分為三級,兩級之間都有天井,天井中間都是桂花樹;正殿兩邊有門通往廂房,祠堂內走廊四通八達,雨雪天在里面走動都不用打濕鞋。祠堂大門外是一個小院落,前面東西兩側各有一棟帶有飛檐的平房;院子大門在兩棟平房之間,院子大門兩邊各有一棵高大的梧桐樹,每到秋天樹上掛滿梧桐子;院子門外是學校操場,從操場進院子門大約要上十多級臺階。祠堂墻面清一色用青磚砌成,四角都是飛檐,飛檐上滿是彩繪圖案,并飾有吉祥動物,祠堂大殿頂上還安置有非常精美的由三個彩色球狀物構成并飾有箭狀金屬的裝飾物,有人說那是避雷針。

該祠建于清初,原為廖氏私塾,民國時期推行新學后被用作縣屬公立小學校址,一直沿襲到文革時期。文革后期,由于人口迅速增加,教育事業(yè)快速發(fā)展,從1969 年秋季起,原公立小學普遍升格為初中,初中升格為高中,小學則改由各生產大隊民辦,故原九房祠小學亦于1970年秋季正式升格更名為廖家坳中學。由于九房祠就在我們大隊,且1969年秋季剛開始“帶帽”辦初中時初一只招一個班,到1970年秋季招生才開始招兩個班,校舍尚有富余,大隊就暫借九房祠中學校舍辦學,形成小學在東頭、中學在西頭的中小學共處的格局。最開始中學由我堂兄楚齊哥負責,老師好像只有廖瑞蓮、劉世芳、廖家鋒、文家松等4人,1970年暑假后楚齊哥調往平湖中學,雷恒陽調來接任負責人,同時調來的還有尹繼端老師;當時小學 5 個年級 4 個班,老師有廖精華、廖肇復、廖祥文和我4人,由精華細叔負責。

雖然文革中教師職業(yè)被稱為“臭老九”而為很多人所瞧不起,但相對于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地參加小隊農業(yè)生產,能夠當上小學民辦教師,畢竟脫離了泥土,不再需要日復一日地從事體力勞動了,僅此一點就讓我和父母興奮不已。當時姐姐廖桂環(huán)已經出嫁,姐夫朱萬一也是楓香樹大隊小學民辦教師,聽說這消息,他們認為這是我人生可喜可賀的一件大事,特地花七八元錢買了一床鮮艷奪目的大紅花單人床單送給我。當時學校在祠堂東頭教室旁邊給我安排了一間宿舍,面積大約不到 8 平方米,墻壁全是陳年青磚,大晴天房間里的光線也總是暗暗的,可當簡陋的單人床上鋪上姐姐送的嶄新床單,頓時映襯得滿屋生輝,床鋪靚麗得十分耀眼,引來不少中小學生圍觀。我十分喜愛和珍惜這床洋溢著喜慶的床單,后來調動工作我走到哪里帶到哪里,前后伴隨我20多年,好像直到來武漢后才完全廢棄。

從 1970 年 3 月 1 日到校任教,到 1971 年 3 月轉為公辦教師并離校參加英山縣英羅兩縣英語教師培訓班培訓,我在民辦教師崗位上工作了整整一年。第一學期安排教一年級,學生大約20多人,妹妹金環(huán)就在這個班上;第二學期帶二年級和三年級復式班,學生增加到近40 人,但只教了2個月就被公社抽調到跨馬墩水庫工地搞宣傳報道。到校上班那天,帶著“跳出龍(農)門”的欣喜,心里充滿對未來的憧憬,實際上那時并沒有什么雄心壯志,最大的心愿只不過就是當一個眾口皆碑的好老師?稍诋敃r,我年僅18歲,初中只正兒八經讀過兩年書,更沒有經過任何教學技能培訓;學校其他3位老師有兩位也一樣沒有教學經驗,而有教學經驗的廖肇復老師(親房叔叔,我稱九爺)因家里孩子多、家務重也沒有時間對我予以指導,如何備課、如何教課只有靠自己摸索。那時中小學復課時間不長,既不興集體備課,也不興講公開課和互相聽課,教學基本上都是各自為戰(zhàn)。為了迅速掌握備課和教學的基本程式和方法,一方面利用一切機會翻閱其他老師的備課筆記,了解人家備課的內容和方法;同時經常抽空到初中班和小學其他班級教室窗外偷聽老師上課, 學習借鑒課堂教學步驟和組織教學技巧,很快就掌握了課堂教學的基本套路。第二學期學校將唯一的二三年級復式班安排我教學,應該說這是對我教學能力的認可和肯定。

雖然學校距家不到 1 公里,一方面為了全身心投入教學,同時也為了有更多時間自學提高,星期一至星期六大多都吃住在學校。當時,大隊對民辦教師比照大隊干部給予口糧標準和工分報酬,額外還每月給每人發(fā)6元錢菜金補助用于在學校就餐;中學有專職校工張大伯種菜做飯,我們小學 4 個民辦教師也被納入中學食堂一起開伙,同時搭伙的還有幾個公社干部和郵電所職工廖家余。雖然每餐4兩米的飯難以吃飽,但比自家的生活還是要好得多,至少餐餐吃的是大米飯而不再以紅苕、南瓜當頓。家余是隔壁楢榨塆的,小我一歲,與我同輩,比我當民辦教師早一個月參加郵電工作,負責公社電話總機接線?倷C室就在學校進大門左邊的房間,下午放學后和晚上有空時經常去他那里聊天。由于都是剛剛脫離艱苦的農業(yè)生產,我們對各自的現有崗位 都十分珍惜。

住校確實為早晚自學提供了條件和便利。那段時間,我先把初中語文、數學和俄語課本找出來系統(tǒng)復習一遍;同時堅持每天看報,研讀報紙不同種類文章的結構和特點,并借閱一些五四時期諸如魯迅和郭沫若等知名大家的小說和新詩?赡苁巧砗托睦戆l(fā)育已進入情竇初開階段的緣故,那段時間對抒發(fā)感情、表達愛情的詩文特別喜愛,而且還在中秋節(jié)夜晚自己嘗試著寫了一首題為《秋雨》的新詩,訴說自己在中秋雨夜的孤獨和寂寞,表達對愛情的期盼和向往。這是我人生創(chuàng)作的第一首新詩,雖然現在看來那首詩有著一點“為賦新詩強說愁”的味道,文字表達也很稚嫩,但形式和內容都還算有點新詩的韻味,具有一定的感染力。有位當年看過此詩的九房祠初中學生,多年后跟我提起這首處女詩作時還大為點贊,遺憾的是原詩已佚,早已無從查找。在此期間,寫作上還有一件事也屬我人生第一次,那就是為學生李鴻雁寫先進事跡材料。李鴻雁跟我一個小隊,是我所帶二三年級復式班的一名三年級學生。當時文革還沒有結束,小學生被稱為“紅小 兵”,該生在校學習認真表現好,在家堅持每天早上義務廣播毛主席語錄,是個全校公認的好學生。一次區(qū)教育組通知各公社上報“優(yōu)秀紅小兵”先進典型材料參與評比,經教育組初步篩選,廖家坳公社李鴻雁入選,要求報先進事跡材料最后研究確認。當時我才18歲,剛擔任民辦教師不久,從未寫過典型材料,但任務落在肩上,只有硬著頭皮去完成。于是我找來近期的湖北日報和黃岡報,對所有宣傳個人典型事跡的文章進行研讀,分析、總結并借鑒此類文章的結構和行文規(guī)律,結合李鴻雁實際,嘗試著寫成一篇近 3000 字的先進典型材料上報公社和區(qū)教育組,李鴻雁因此而被評為全區(qū)“優(yōu)秀紅小兵” 。

1970 年 10 月中旬的一天,突然接到公社通知,要我到正在修建的跨馬墩水庫工地為廖家坳公社民工營搞宣傳報道。為什么全公社那么多教師偏偏選中我,我想很可能就是我寫的那篇李鴻雁先進事跡材料“惹的禍” 。我內心確實不想去,一則因為上水庫工地要起早摸黑吃苦受累,二則因為對學生有了感情舍不得離開,但公社既已決定不得不服從。出發(fā)頭一天下午下課時,我在黑板上寫上“再見了,同學們” 幾個大字,告知學生明天我不再來這里上課、要去跨馬墩水庫工地時,聲音突然哽咽起來,眼睛里充滿了淚水。多年后,當時班上一位與我同名的學生還跟我說起當時我那不舍的神情給他們的印象十分深刻。

跨馬墩水庫位于羅田縣白廟河公社,庫容為 2100 萬立方米,系當時羅田縣修建的第二大水庫,1970 年初動工興建,1971 年竣工,我去的時候正值水庫建設高潮時期。出發(fā)那天是個陰天,我們一行經八迪河,越雞鳴尖,過綿羊地,一路翻山越嶺步行60多里到達位于水庫工地旁邊的廖家坳公社民工營(公社為營)住地。營部設在一周姓人家堂屋里,吃住都在一起。我的任務就是每天寫幾篇宣傳稿件,報道各連(大隊為連)的好人好事,稿子寫好后直接送工地廣播室由廣播員廣播,后來可能是因為廣播員兼負有別的工作經常找不到人就由我自己廣播。為了發(fā)現先進典型,我每天都得到各連施工現場找干部和民工了解情況,親眼目睹了民工的艱苦和辛酸。那時已接近隆冬,民工仍單衣薄裳,而且每餐都難得吃飽,每天早上 5 點就在干部的吆喝聲中起床出工,到土塘上土后推著獨輪車或擔著箢箕往水庫大壩各自負責的填充區(qū)域運土。站在位于大壩左側山頭的工地廣播站放眼望去,大壩兩邊幾百米范圍內人如蟻聚,一條條上壩填土的車流和人流猶如一條條蜿蜒的長龍,場面十分壯觀。為趕施工進度,哪怕刮風下雨也不停歇,工地上天天都是人聲鼎沸。民工中的“四類分子”及其子女更為悲慘,不僅所有最危險最艱巨的活都要他們做,而且稍有怠慢就要遭受干部的訓斥和打罵,有時還要開會對其進行批斗。營部包括營 長、會計、施工員和我一共只有五六個人,都睡在堂屋里用小松樹搭的通鋪上,有個民工專門為我們做飯,每餐熱飯熱菜,生活無憂無慮。當時廖家坳營營長由公社黨委副書記林志誠擔任,他很喜歡我,對我十分照顧,每天早上天沒亮起床督促各連出工時從不驚醒我,總讓我睡到自然醒,關愛之情我至今念念不忘。

印象中在水庫工地干了 3 個月左右,大約在 1971 年 1 月中旬回到家中。沒想到,剛到家好事接連而至。先是聽說縣教育局要從全縣民辦教師中擇優(yōu)轉一批公辦教師,河鋪區(qū)教育組已將我定為首批民師轉正對象;接著是公社黨委書記郭俊找我談話,動員我擔任公社團委書記。兩者之間,一向很關心我的時任公社黨委副書記允輝細爹則更傾向我民師轉正。在那個年代,解放軍和工人的社會地位最高,年輕人最向往的除了參軍就是到工廠當工人。當時,湖北第二機床廠剛搬到羅田三里畈不久,正在大規(guī)模招工。與其他年輕人一樣,我也將進 “二機”當作最理想、最光彩的職業(yè)選擇,心情異常急切,居然在郭書記找我談話時我反過來做郭書記的工作,要他幫忙推薦我進“二機” 。 后來回想起來,那時真是初生牛犢不懂規(guī)矩、不知好歹?吹焦鶗泴ξ业恼埱鬀]有表態(tài), 我就找也很喜歡我的公社武裝部長毛普庭求助,請他做郭書記工作幫忙推薦。毛部長是個轉業(yè)軍人,睿智而又友善,聽了我的想法后抿著嘴稍作沉思,然后微笑著對我說:“家明啊,我就告訴你一句話,你再去琢磨。自古以來工人和農民都是吃苦受累的,都是聽別人使喚的,F在當工人好像很光彩、很時髦,進去以后還不是跟農民一樣搞體力勞動!”這一席話對我觸動很大,陡然讓我從迷茫中猛醒,從此就再也不要求進“二機”當工人,打定主意要么民師轉正,要么行政招干,二者就先不就后。

后來還是民師轉正搶先了一步。1971年春節(jié)剛過,學校還沒有開 學,河鋪區(qū)教育組就啟動了民師轉正申報審批工作。大約正月初七八的樣子,河鋪中學胡建文校長專程到我家給我填《民辦教師轉正呈報表》,同時找大隊和公社逐級銜接簽署審批意見。那個年代,公辦教師和民辦教師差別巨大,公辦教師是國家干部身份,商品糧戶口,每月由國家發(fā)工資,而且全年工資收入比民辦教師高很多;民辦教師仍舊是農村戶口,由大隊提供口糧,跟農民一樣拿工分,年終按分值結算收入。由民辦教師轉為公辦教師,對于當事人來說,簡直是一步登天的大喜事。但盡管如此,當時卻沒有任何人為此找關系、走后門,轉誰不轉誰全由教育組領導根據平時所了解的教學能力和工作表現秉公決定。就這樣,從1971年3月起我正式告別農村戶口,成為具有商 品糧戶口的公辦教師一員。
作者: 開心的人    時間: 前天 18:21

作者: 激揚文字    時間: 前天 20:52
開心的人 發(fā)表于 2025-8-1 18:21


作者: 君子蘭    時間: 前天 23:00

作者: 沉香    時間: 昨天 08:47
那首《秋雨》如果還在,該多好啊,可以讓我們學習膜拜一下
作者: 沉香    時間: 昨天 08:50
在羅田文友的文學作品中,有不少人提到過修建白廟河的跨馬墩水庫。那可能是一個巨大的工程,因為10年以后我才出生。
作者: 沉香    時間: 昨天 08:55
建議集冊出書,我以粉絲的名義,提前報名討教一本

“時代的一粒塵埃,落在個人身上就是一座山”,這句話深刻地反映了個體在宏大時代背景下的脆弱性和無力感。
作者: 藍妮    時間: 昨天 09:19
這么細膩精妙的文章連載,老師的一生跌宕起伏,初心始終,真不容易
作者: 藍妮    時間: 昨天 09:19

作者: 藍妮    時間: 昨天 09:19

作者: 藍妮    時間: 昨天 09:19

作者: 藍妮    時間: 昨天 09:19

作者: 元帥    時間: 昨天 12:48

作者: 元帥    時間: 昨天 12:48
精彩!
作者: 激揚文字    時間: 昨天 18:27
元帥 發(fā)表于 2025-8-2 12:48
精彩!


作者: 激揚文字    時間: 昨天 18:29
藍妮 發(fā)表于 2025-8-2 09:19


作者: 激揚文字    時間: 昨天 18:30
多謝賜評夸獎!
作者: 激揚文字    時間: 昨天 18:31
沉香 發(fā)表于 2025-8-2 08:55
建議集冊出書,我以粉絲的名義,提前報名討教一本。

“時代的一粒塵埃,落 ...

謝謝!已經出書了,是一家美國出版社出版的,這發(fā)的就是書稿的電子版。
作者: 清心    時間: 昨天 18:33
激情歲月,激揚文字
作者: 激揚文字    時間: 昨天 18:33
沉香 發(fā)表于 2025-8-2 08:50
在羅田文友的文學作品中,有不少人提到過修建白廟河的跨馬墩水庫。那可能是一個巨大的工程,因為10年以后我 ...

現在的跨馬墩水庫成了旅游景點,可當時修建水庫時民工多苦啊,尤其是那些所謂的四類分子及其子弟遭受的苦難更令人心寒!
作者: 清心    時間: 昨天 18:35
流逝的歲月,精彩的印記
作者: 激揚文字    時間: 昨天 18:35
沉香 發(fā)表于 2025-8-2 08:47
那首《秋雨》如果還在,該多好啊,可以讓我們學習膜拜一下。

那是一首典型的為賦新詩強說愁的詩。
作者: 激揚文字    時間: 昨天 18:36
君子蘭 發(fā)表于 2025-8-1 23:00


作者: 激揚文字    時間: 昨天 18:38
清心 發(fā)表于 2025-8-2 18:35
流逝的歲月,精彩的印記

多謝賜評!
作者: 激揚文字    時間: 昨天 18:38
清心 發(fā)表于 2025-8-2 18:33
激情歲月,激揚文字


作者: 激揚文字    時間: 昨天 21:18
清心 發(fā)表于 2025-8-2 18:35
流逝的歲月,精彩的印記

謝謝關注,謝謝賜評!
作者: 山青水秀    時間: 11 小時前
希望能再多次讀到樓主的美文
作者: 激揚文字    時間: 10 小時前
山青水秀 發(fā)表于 2025-8-3 05:22
希望能再多次讀到樓主的美文

謝謝您的光顧,今天續(xù)發(fā)兩篇,敬請賜評指正。




歡迎光臨 羅田論壇 (http://www.yaisu5d.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
平顶山市| 盐源县| 昭苏县| 广丰县| 黔南| 临沂市| 平山县| 达州市| 南漳县| 渑池县| 娄底市| 阳山县| 绥阳县| 青川县| 开平市| 厦门市| 松江区| 额济纳旗| 彩票| 澄迈县| 舟曲县| 讷河市| 兴海县| 鄄城县| 高雄县| 古田县| 钟山县| 昌乐县| 九台市| 古交市| 育儿| 泾阳县| 郑州市| 西藏| 慈利县| 宁陕县| 富阳市| 康乐县| 锡林浩特市| 琼海市| 板桥市|